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叙事中,我们有过一次关于艺术媒介的“正名”:20世纪上半叶普遍使用的“洋画”或者“西画”的称谓,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地被基于材料特征的“油画”称谓所取代。一字之差,但后者的命名方式,在认识论层面,将油画在中国的推广、传播和我们的实践,以及对应的中国美术现代化的改造与建设,理解为我们从学习先进文化走向孕育文化自新的践行过程,并从“文化—政治”的角度,提示了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面向“世界图景”的内在化进程。
如何诠释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化进程,或者进一步说,如何建立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现代美术之间的历史连续性,正是“根基——2022第八届艺术长沙”聚焦与思考的议题。事实上,中国当代思想界曾不止一人一次提出,面对当前中国社会,我们需要把握与处理儒家文化、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三个传统之间的历史关联性。并且,学者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到,需要正视整个传统中国历史文明对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基座与精神基础之意义——作为一种在思想方案上的启发,中华文明所展现出的时空超越性,无疑为本届“艺术长沙”关涉的议题,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反观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框架与文化框架。
作为展览的“根基”,由三位中国艺术家的个展组成:张恩利的“容器”、王郁洋的“奇云”和苏新平的“延绵”。具体于艺术上的观念与实践,三位艺术家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向,但从他们的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与捕捉一种贯穿至今,以“油画”为代表的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经验:一面是与时俱进的“普遍”的生活世界,一面是思考与呈现“我们是谁”的价值世界,两个世界辩证统一在对于自我历史的叙事与践行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谈及的“文明”并不意味着一个过去的语境,恰恰相反,它是一个包含历史可能性的现场,关乎我们怎样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