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级博物馆 湘西州博物馆

湘西州博物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非遗馆(中国民族博物馆湘西分馆)成立于1957年11月1日,是湖南省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级综合类国家二级博物馆。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湘西州博物馆新馆于2014年开工建设,新馆位于湘西州经济开发区武陵山大道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园内,占地面积81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891平方米,于2017年9月20日湘西自治州成立60周年之际隆重开馆,是州庆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湘西州乃至武陵山片区标志性建筑。2018年4月23日,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
湘西州博物馆、非遗馆的建筑外形新颖独特,宛如一块棱角分明的山石,它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湘西连绵不绝的群山,巍峨耸立而又坚韧挺拔,既展现了湘西少数民族伟岸如山的性格特征,又蕴含了淳朴热忱的民族情怀。
湘西州博物馆、非遗馆的基本陈列有《古韵湘西》、《风情湘西》、《血性湘西》、《土家古风》、《苗乡原韵》、《视觉湘西》等。
在博物馆《古韵湘西》展厅里,沿着湘西先民们的足迹逆行,从石器时代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青铜时代的狞厉,战国古城的兴废,汉唐风韵的迷离;历经百濮土著先民的原始,楚人的雄风和三苗、巴人的迁徙;听闻宋元明清时期羁縻州郡、土司城堡中的呐喊;感受湘西先民的苦难、抗争和胜利……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湘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风韵是湘西州博物馆、非遗馆重点展示的内容,《风情湘西》展厅里,展示着湘西独有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和民间工艺,让我们深深地感受着湘西的民族文化,体验湘西的风土人情。
      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拥有26个。州非遗馆集保护、展示、传承、传播于一体,以活态展示为主基调,生动地再现了这些神奇多彩而惊艳于世的非遗文明。同时在馆内还拥有大量创世界纪录的艺术展品,如世界最长的织锦、苗绣、最大的苗画、凿花、银饰芭茅草贴画作品,编织密度最大的竹编画等等,都堪称鬼斧神工的绝世佳作。
湘西州博物馆、非遗馆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并成为湘西州内各大、中、小学校的“第二课堂”。新馆开放以来接待了各级领导、单位、团队、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和国内外观众,共同解读湘西历史,感受激情岁月,体会民俗风情,领略湘西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